宋良友:从不以功臣自居
发布时间:2020-10-21 | 点击率:
来源:光明日报
“如果不是退役军人信息采集,阿爸的事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10月11日,在安徽省淮北市国购心城小区,当大女儿宋华捧出一张发黄的立功喜报时,斑驳的纸面,业已模糊的铅字似乎在默默诉说奖状主人不平凡的过往。
“阿爸,你在哪里当兵?”宋华贴在父亲耳边大声喊。
“27军-81师-241团-3营-3营12连!”自2013年患了脑梗,现年92岁的宋良友能清醒思考的时间越来越短,但部队番号却永远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伴着老人颤颤巍巍的声音,记忆将时间拽回到70年前的那段烽烟岁月。
宋良友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一个贫苦农家,1949年5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第27军81师241团3营12连。一年后,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高昂旋律,22岁的宋良友同战友们坐着“大闷罐”,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连队里,宋良友被选拔为轻机枪手,成为尖刀组成员。在1950年11月的新兴里战斗中,宋良友和战友与比己方人数多出3倍的美帝联军殊死搏斗,打退敌人冲锋数十次,为全歼美军第31团作出重大贡献。此次战斗,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美军加强团的模范战例。
战斗中,宋良友不幸被敌军炮弹掀起,被挂在悬崖的树上,肚子上炸出拳头大的窟窿,肠子流了出来,当场昏死。苏醒后,他一把将肠子塞回腹腔,用身上的腰带扎紧伤口,攀着悬崖上的草藤下到地面返回部队,荣立一等功。
1951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发起大规模反击战。一次突围战斗中,战事惨烈,宋良友所在241团能聚拢起来的,仅有团长隋克荣及宋良友等5人。时任班长的宋良友带着两名战友突围,九死一生返回大部队,再次荣立一等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宋良友全身负伤20余处,荣立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55年,脱下戎装的宋良友在淮南大通煤矿当了一名工人,1958年11月又来到淮北市援建烈山矿,长期工作在井下生产一线。刚到烈山矿,综掘机、链板机、皮带机等采掘设备让宋良友手足无措,机器设备的基本构造、运行原理、操作规范,他都要从头学起。宋良友不畏困难,勤学苦练,很快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
“不争不抢不红脸,宋师傅带徒弟从来不凶人。”现年82岁的祖国英是淮北烈山矿退休职工,1959年8月,刚刚进入烈山矿的祖国英在井下当起采煤工,宋良友正是他的师傅。祖国英清晰记得,1961年4月,在井下工作不久,他们遇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在一次煤层试采时,细心的宋良友发现,途经的一段巷道顶部“像是破了一个洞”,窸窸窣窣往下漏煤。
凭着在战场拼杀历练出的灵敏嗅觉,宋良友判断,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瓦斯泄漏导致的——巷道有塌方风险。他果断要求班组成员立即从工作面撤离。第一次遇到险情的祖国英猫着腰,顺着低矮的巷道,胆战心惊地前行了数十米,发现前方碗口粗的撑木已经被塌方煤层挤压得东倒西歪。
“轰隆隆……”倒塌声越来越大,年轻的祖国英吓得全身哆嗦,但宋良友沉着镇定。
“链板机,快上链板机!”发现向井口运输煤炭的链板机还在运转,宋良友将大家一个个推了上去,依靠机器的动力,匍匐着通过了塌方段。就在大家脱险几分钟后,链板机不堪塌方煤层重负轰然断裂……
“那次如果没有宋师傅,我们可能没人能活着出来。”回忆起往事,祖国英神情动容。事故发生后,宋良友仅在家中休息了一天就返回了井下。
“宋师傅就是这样,在井下苦活累活抢着干,实在累坏了,就躺在煤窝(煤炭堆)里唱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祖国英说。
工作中的宋良友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却对家人十分严格。
宋良友的大女儿宋华年轻时曾想通过招工进入烈山矿“灯房”(管理矿场工人照明设备的场所)工作,希望父亲向单位提出照顾。宋良友的回复却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别给国家添麻烦。”
1984年3月,宋良友退休。几十年来,宋良友从不以功臣自居,连与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是战斗英雄。
2018年12月16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临海童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信息采集时,才将这段峥嵘岁月重新唤起。
(记者 马荣瑞 本报通讯员 黄顺)